封面圖片:明星咖啡廳的裝飾書架。蔣經國和蔣方良初來臺灣時,經常光顧明星咖啡廳。1980年代衰退為止,該地也是不少文學家的據點。由於實在想不到放什麼照片,筆者只能把當時和朋友一起去的咖啡廳放上來(筆者攝影)。
系列目錄:德語學習經歷
- URL 一:歐協上課心得分享(兼德語補習班整理)
- URL 二:線上密集德語課程心得分享:Deutschakademie
- URL 三:用打工度假簽證前往維也納學德語
- URL 四:維也納語言學校心得分享:IKI Sprachschule
- URL 五:波昂大學DSH準備班心得分享(2023年冬學期)
- URL 番外篇:谷燈堡B2德語線上課程試聽心得
*最終更新:中歐時間2025年03月05日22時30分(最新情報確認)
這篇將以「Deutschakademie」線上課程(以下簡稱「DA」)的參加經驗為中心,分享學習心得。同時,這篇也會兼論參加德語區語言學校和線上課程的利弊。
章節目錄
源起:為何報名線上課程
筆者在歐協學德語的時光過得很快樂,但歡樂的日子總是結束地特別快。櫃台張小姐即使努力讓密集班持續,最終因為人數不足沒開班成功。不過,Bennet在最後一堂課,硬是把『Studio 21』A2的第6課上完,算是讓課程有完整結尾 (?)
臺北德語補習班有密集班時數少,或費用過高的問題。例如歌德學院9月開始,就只會剩每週2回的班級,趕不上筆者自身的學習進度安排。其他補習班則每個級數3萬元起跳,考慮預算只能割愛。回到臺中則感覺品質不穩定,何況也沒德語補習班開設初階密集班。
找來找去,最終筆者找到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:直接參加德國的語言學校開設的線上課程不就好了嗎?
疫情對德語教學最大的貢獻,就是德語圈語言學校被迫關閉實體教室,改採線上授課。後來不少語言學校發現,線上授課能吸引缺乏意願或難以參加參加實體課程的學生,還能省場地費。因此疫情後,不少語言學校仍保留開設線上課程。
課程效果:因為人數與互動性,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,在效果仍有差距。即使如此,考量臺灣德語課程開課狀況,線上參加A2級別密集課程,確實有必要性。若和筆者也遇到課程銜接問題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再行決定!
德語課程心得分享:Deutschakademie
心得內容摘要
- 上課時間:2022年9月中至同年10月底
- 上課班別:線上密集課程(online Intensivkurs)A2.1&A2.2,每週一到週四,每期四週
- 分級測驗:有,並具有分班強制性
- 授課老師:Pinar(A2.1)和Tommy(A2.2)
- 費用:每期295歐元(按當時匯率1:32約新臺幣9440元)
- 授課教材:『Menschen A2』(Kursbuch+Arbeitsbuch)
最初筆者其實想選柏林的「Die Neue Schule」:原因很單純,課本跟歐協相同為『Studio 21』。既然Bennet都將第6課上完,那就從銜接第7課的德語課程開始吧!該校的課程將每級分成2期,每期4週,因此該校「A2.2」的課程,會剛好從『Studio 21』第7課開始,能銜接歐協進度。
不過有個意外:「Die Neue Schule」該期課程恰逢滿招。抱持9月一定要上到課,筆者便只能找其他家語言學校。
篩來篩去,考量CP值就選DA作為過渡。DA線上課程價格非常吸引人:線上密集課程每期295歐元,換算成新臺幣萬元有找。如此便宜的價格當然有其背後原理,但筆者遇到的老師授課品質都有中等以上,沒遇到糟糕的老師。
*補充:目前DA線上課程漲價至每期299歐元(2025年3月05日確認)。另「Die Neue Schule」將線上課程改由「SpeakEasy」負責,密集課程為每週4日、每次2小時15分鐘(3課時)。
報名程序簡介
首次參加DA的課程,無論實體或線上課程,都得在官網註冊,並在Webshop的Dashboard找到「Mein Niveau」項目,進行「分級測驗 Einstufungstest」。這個分級測驗有強制性:DA會確實按照考試結果,進行分班配置。例如口說如果分級測不出來,會再用Skype確認一次。
如果各位被分到較低級數,想轉往較高級數,能試著爭取看看:通常來回爭取幾次,只要上面有缺額,就會開放分級測驗成績較低者參加。因此,級數分配其實也有商業考量。確認分級結果後,他們會替各位解鎖報名對應級數課程的權限,各位才能報名打算參加的課程。選擇完課程後進入繳費環節。DA支援匯款和線上支付兩種:各位可自選選手續費最低的繳費方式
*補充:德國和奧地利的DA形式面為兩間不同的公司。若欲報名線上課程,必須在德國的網站註冊,而非維也納網站:後者線上課程只開放居住奧地利人士參加。筆者參加完德國DA線上課程,欲轉往維也納實體教室上課,這種情況得在奧地利DA網站再註冊,並再行分級測驗。
授課師資安排
DA密集課程有兩種開班方式。一種為普通日程,每期開始時間與其他語言學校類似,為每期4週,但授課時數每週僅4日,每次3小時。另一種為每期3週、每週5日、每次也3小時,開課時間則晚前者一週。第二個日程會按照普通日程招生狀況公布,並不會馬上公布。
第二個日程因此僅15日,比普通日程少1日,價格不變。無論如何,價格仍比其他語言學校有優勢。
DA師資並不穩定:早期ptt文章也會指出,DA雖然都佔Google搜尋第一位,但其評價向來成謎。簡單而言,DA老師每期都會換,且不能指定:若這期上課滿意,並不能繼續和同個老師學習;反之若覺得老師很糟糕,下其可能有更好的老師。碰到的老師全憑各自造化。根據評價,也存在非母語老師:若報名較高級數或前往德國參加實體課程,這點必須考慮。
筆者經驗而言,遇到的老師都不錯。A1.1遇到的老師是Pinar,應該是土耳其裔,註冊在漢堡。第二位則是Tommy,出身於維也納,不過註冊於哪個城市的DA並不清楚。如此來看,線上密集課程老師分配是隨機從各地徵招:即使學生形式上統一註冊在柏林總部,但老師會從各地分校進行徵調。
費用與人數
DA的課程安排種類非常多樣,從密集課程、會話、寫作、正音等都有。筆者僅挑密集課程說明。
價格:2022年時,現場密集課程原價在維也納390歐元、柏林345歐元。目前漲至維也納399歐元、柏林349歐元(2025年03月05日確認)。其他城市有高有低,通常不超過400歐元。相較於其他語言學校,DA密集課程天數僅每週4日,等同每月份量僅80%,故價格能減20%。筆者維也納IKI上課費用2023年6月為止每月495歐元(第5期開始折扣475歐元),80%相當於396歐元,跟維也納DA的實體費用差不多。線上課程當時則統一為295歐元,目前漲至299歐元。以柏林實體課程計算,等同線上課程有50歐元折扣,節省場地費給各位。
DA的難度區分是按CEFR分成6階段,每階段再分兩期:即每月上完半級,兩個月上完整級。這個分級在德語區很常見。也有每週兩次的半密集課程,每期就會是兩個月。
申請簽證者則注意:申請學校簽證或語言學習簽證,根據德國在臺協會規定得滿18課時(Unterrichtsstunde),而申請前者甚至建議20至22課時,相當於每週15小時(每課時45分鐘,德國在臺協會標示「小時」是誤譯)。DA的一般密集課程每週12小時,換算成課時為每週16課時,並不符合簽證申請規定。如果要申請簽證,應該選「Visakurs(Deutschkurs plus Visum)」:以柏林總部為例,課程密度會是每期4週、每週平日3小時、假日線上3小時,等同每週18小時。2022年價格540歐元,目前漲至577歐元(2025年03月05日確認)。
授課人數:國內滿班上限都常不會達標,但德語區語言學校會設法滿班,讓每班接近滿班上限。各位遇到最低人數開班,真的只是運氣好。DA滿班上限為12人,那實際人數不會低於10人:若是實體這個人數剛好,線上課程則略多,會集大成度考驗教師授課技巧。相對而言,各位就不用擔心開班人數不足問題。
學生出身:德語區語言學校好處,在於能接觸世界各地學生,文化多樣性相對豐富,缺點在於老師不理各種學生的母語,以及他們各自因母語所產生的學習問題。如果學生或老師英語都剛好不好,問起問題就會雞同鴨講,大家只能互猜意思。對內向學生而言,就會產生不知如何提問的問題,對學習效果其實不好。
退費規定:如果真的不適應,或覺得授課教師太混,DA都開放各位全額退費,前提是各位得確實參與首週所有課程。退費程序筆者沒用過,但是首週過後,DA都會寄信問各位是否繼續上課。個人經驗而言,老師部分問題不大,但是學生素質較難管控:畢竟為何學生不選每期1000歐元總部設慕尼黑的語言學校,而來選未滿300歐元的線上課程?這邊素質指學生不必然認真想學德語:筆者就遇過有學生在老師糾正應該用德語時,表示他想說英語…
環境與教材
疫情後大家都已經習慣參加線上授課。不限於德語課,參加線上課程第一個建議,就是請檢查麥克風是否正常運作。以Zoom為例,如果各位成功發出聲音,Zoom會在頭像用綠框顯示,但不會顯示麥克風正常運作與否:這代表若麥克風有問題,大家得過好陣子,才會發現問題在麥克風。
DA會在授課前兩天透過電子郵件寄送Zoom連結:建議將該封信標記,否則日後信件增加,要進入教室時容易找不到。若老師有指派作業,也會透過信件往來。教材部分則都有在網頁公開:B1以前的級數會使用『Menschen』,自B2開始會使用『Aspekte neu,課本與練習本都會用到。只是因為沒有「B1+」分級,並不會用到『Aspekte neu B1+』。因此教材相對沒特色。如果只打算參加單期課程,建議可選購課本與練習本合併、按期拆售的版本。
德語區語言學校都常有進度壓力,得在每期內帶完指定進度。『Menschen』每級24單元,按照規劃等同每期12單元、2期帶完課本。多數語言學校有20日,理論上剛好能消化完;但DA少其他學校4日,導致教師會增加課外練習時間,並在課堂挑選重要部分,而非鉅細靡遺掃過課本。
筆者僅用過A2級別的『Menschen』課本:其設計優勢在教學重點清楚、排版也乾淨。單元封面圖片後,會按照每次教學主題帶入練習,單元最後頁則是該單元文法重點。因此『Menschen』設計適合讓老師帶完後學生自行練習:學生較不會發生『Studio 21』容易迷失重點的情況。這可能是臺灣德語課程偏好使用該書的原因。
然而A2級別『Menschen』聽力練習偏少:這不利華語區乃至亞洲學生。且Hueber社的聽力檔聽起來就是不真實,即使高階教材『Vielfalt』(同社『Sicher!』次世代教材)亦然。應付歌德檢定可能還好,但例如ÖSDB2級別開始用廣播真人音檔,Hueber社聽力材料就難以應付。
實際授課情況
筆者只參加A2.1與2.2的密集課程。A2.1的課程是由Pinar帶班,上課時會在銀幕分享『Menschen』的電子書,所以大家即使恍神,也比較不用擔心跟丟進度。授課時會傾向以課本為優先,並且將練習本作為指定作業後,於下堂課進行檢討。比較後面的回數因為時間不夠,就會直接將答案公布,並讓各位自行就問題進行詢問。
課本的使用之外,Pinar也會創立一個google文件的共檔。老師會邊上課邊在共檔輸入對應的「板書」,各位的課堂練習也都會在這個共檔完成。每次課堂結束後可以從共檔確認是否有漏掉的筆記,每期課程結束後,也能直接將共檔下載使用。並且根據進度,會安排課堂練習,通常都是句型練習,部分會是短文撰寫。各位可以按照當日自由時間的多寡,決定是否提交作業。
Pinar的課堂算是中規中矩,不過並不會讓人感到死板,課堂中也會適當引導對話與提問,改作業時也非常認真,所以個人覺得算是很好的老師。但如前所述,因為每期都會更換新的老師,所以課程結束也只能和Pinar告別。
A2.2的老師則是由Thomas負責帶班,他會希望大家稱呼為Tommy。Tommy的語速相對於Pinar就快很多,對於聽力算是很好的練習。因為Tommy的英語還不錯,所以大家如果真的德語不行,可以用英語單字或句子,讓Tommy猜適當的德語。Tommy教學時也會很注意英語母語人士會犯的德語文法錯誤,例如英語的when在德語文法中,有wenn、als和wann三種表示。這對於用英語進行輔助的學生來說很有幫助。
Tommy上課時就比較少用『Menschen』提供的電子書,通常是在銀幕分享自己的Word,並在上面打上今天教過的單字與文法重點,並於課後用郵件將Word檔寄送給參與課堂的學生。由於授課時老師主要使用紙本書,所以如果在課堂中跟丟進度,記得即時發問在哪一頁。
Tommy在授課中也會使用『Menschen』的練習本,文法練習以外,也會實際演練當中的對話。除了『Menschen』的課本與練習本,還會另外提供相關文法重點的補充練習題,在課堂或課後進行練習。如果是課堂練習,通常是在分組討論時,其中一人下載並打開Word檔後進行分享,並一起完成指定的練習。加上每堂課後的課程內容彙整檔,課程結束時G-Mail都會塞滿來自Tommy的郵件 XDD
Tommy的授課方式非常的活潑,對於課程進度的拿捏也十分良好,也有豐富的補充練習,算是十分難得的老師。
線上課程問題
線上課程在人數與互動性,並不如實體課程。筆者找雅思口說一對一家教,授課時僅老師和學生,要課堂恍神很難。但線上課程多半是單位老師對多位學生,上課時坐在銀幕前,難免比實體課程缺乏專注。因此,即使在線上一對一家教課沒問題,不等同線上團體課也沒問題。
且德語區語言學校人數會拉滿至12到16人:這個人數單名老師實體授課能應對,在線上課程則分組討論會不夠用。線上課程分組是老師按下分組鍵後,隨機將課堂學生分3到4組;老師在分組後,依序參與各分組討論活動。實體課程時老師能順便注意他桌討論狀況,線上課程老師則不可能,只能單次關注每組。有時若不按呼喚老師按紐,老師真的不知道分組討論有問題(故各位請謹記:分組視窗有呼喚老師功能)。
並且,銀幕互動原本就比實體受限,若對方關掉鏡頭,則很難猜對方做什麼。有時對方只是敷衍討論,就會故意關掉鏡頭。建議若網路狀況允許,盡量得打開鏡頭。
線上課程互動性缺點不小,但最大優點在於聊勝於無。各位在臺灣德語若未滿B2程度,很難以申請語言學習簽證赴德,導致若要短期提升德語能力,線上課程之外選擇不多(除非去奧地利)。不少語言學校每個級數都會開課,因此不用擔心課程中斷問題。並且因為學校刻意壓低線上課程價格,預算也容易控制。
A1和A2課程本身教學目標設計著重「照本宣科」:強調反覆熟悉句型,而非表達創意,或者文法和發音的精確(精確是B1課程要求)。因此,線上課程互動性雖低,但後見之明對於整體學習影響不大。因此,若在臺灣無適合密集課程,又迫切得短時間應付德語學習需求,那選擇德語區的線上密集課程,應該能應對初學階段的學習。
附錄:Deutschakademie相關心得
這邊筆者整理幾篇比較具體有參考價值的心得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