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照片:「看!又是入坑德語的!」性、數、格是德語名詞變化的三位一體。奧地利國會前雅典娜雕像下的小天使(筆者攝影)。
💡 適合程度:A1.1(零基礎)
導言:「性、數、格」三無的華語
許多時候向外國朋友介紹華語文法時,都常都會簡單表示「華語並沒有文法」。實則不少外國人學華語,也都覺得華語學到後來,文法很憑感覺。
華語當然是存在文法的,雖然這不是筆者的專長。只是,有兩個重要的文法概念,雖然存在於多數歐洲語言,但是並不存在於華語。也就是:
- 名詞的性、數、格
- 動詞的形態變化
外加華語介係詞相對歐洲語言,運用範圍與種類十分貧乏。這才導致多數人認為華語缺乏文法。
很不幸地,如果各位要學習歐陸語言,就必須能掌握這兩個重要的文法概念。
這邊主要處理第一個問題:到底德語的「性、數、格」是什麼?
章節目錄
「一隻狗騎著一個嬰兒」
💡 名詞變格搞錯會造成誤解
華語的名詞本身並不存在性、數和格。不僅華語沒有,東亞語言的日語和韓語本身也不存在這些概念。以日語為例,性和格自然沒有,表現複數時只要追加「ら」或「たち」就結束。至於「我々」這種高階詞,通常學到後面才會碰到,本身也並非從名詞變形而產生的複數。此外,單複數本身也不影響日語動詞變化。
名詞變化很少的好處,就是華語母語者學這些語言,都很容易上手。例如日語初學者最大的困難,公認就只有50音跟動詞變化,學習名詞時唯一的問題就只有字彙量。英語名詞雖然區分單數與複數,但除少數特例,通常只是很簡單的在後面追加「s」或「es」。並且英語使用「s」或「es」的時機,則有發音規則可循,而特例只不過是極少數。因此各位學習英語單複數的陣痛期,通常都不會持續太久。
相比於容易學習的英日韓語,如果各位初學德語,又沒學過其他歐陸語言,就得同時面臨比英語複雜許多的名詞與動詞變化,然後就直接放棄學習。舉例而言:
- Ein Baby reitet eine Katze. 一個嬰兒騎著一隻貓(A baby rides a cat)
這個句子看似簡單,實則各位要先能理解:
- 嬰兒跟貓的詞性
- 配合詞性的正確冠詞搭配
- 德語動詞第三人稱現在式
如此才能正確造出前面的句子。相比而言,英語就只要理解第三點即可。英語的冠詞用「a」或「an」,也是根據發音規則,即使搞錯實則不會影響語意。
這當中「性」最為重要。若詞性判斷錯誤,冠詞就會用錯,在變格時也會產生誤解。舉例而言:
- Ein Baby reitet einen Hund. 一個嬰兒騎著一隻狗
這邊「Hund」是陽性字,根據文法規則,作為「受格」時,不定冠詞使用「einen」。如果將「Hund」錯記為中性字,因而造出:
- Ein Baby reitet ein Hund.
的句子,很可能會被誤認為「一隻狗騎著一個嬰兒」:由於「Baby」作為中性詞,主格根受格的不定冠詞都是「ein」,而「Hund」的不定冠詞在主格時為「ein」,受格為「einen」。如果這句文法正確,就只能被解釋為「一隻狗騎著一個嬰兒」(德語主詞不必然於句首)。
畢竟語言是根植於現實:這句即使文法使用錯誤,也不會被認為是「狗騎著小孩」,而會在腦迴路中自動修正回符合現實邏輯的情境。只是,如果整篇文章或對話都弄錯,自然會在溝通形成困難。
介紹「性」之前先強調:隨意騎乘動物在德國可能違法。
德語的「性」
💡 德語的性源於自然性別與造字法則
文法的「性」在德語為「Genus」。男性或女性的「性別」則為「Geschlecht」,是個中性字。如果各位查辭典,可能也會看到「Sexus」代表「自然性別」,但是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被使用。
包含同為歐洲語言的英語在內,許多語言並不存在「性」的概念。華語不只不存在「Genus」,連關於「Geschlecht」的表現也很貧乏。
例如華語中「妳」和「她」的使用,實則是民國期知識份子比較歐洲語言後創造的新字,後來則被國府帶來臺灣(中國因為繼承民國期文化運動不完全,不使用「妳」這個用字)。由於「他」跟「她」只是新政治造字,本身並非語言自然發展的產物,發音上也幾乎沒有差別,這導致華語母語者說英語時常常下意識「he」跟「she」都不會分。相比而言,日語至少有「彼」和「彼女」兩個發音和書寫不同的第三人稱,就不會有同樣的問題。
那麼,德語的性究竟有那些特徵?筆者大致歸納為以下兩點:
「性」按照造字原則不等同自然性別
即使存在「性」的語言,也有分只有「陽性」和「陰性」的西班牙語和法語,以及還有「中性」的德語和俄語。文法的「性」自然與「性別」有關:既然自然界有「男」跟「女」(不考慮社會性別的情況下),那麼文法的「性」也自然會有「陽性」和「陰性」。實則日語中,「陽性」和「陰性」會直接翻譯成「男性」跟「女性」。但是「性」本身並不單純按照自然界的男女劃分,例如「少女」的德語「Mädchen」受到指小詞「-chen」的影響,實則為中性。很多辭典也都會以「Mädchen」作為德語文法的「性」不等同「自然性別」的範例。
文法的「性」有些是源自於自然性別或文化習慣,但更多是受到造字原則影響。例如德國有陽性的「Sack」和陰性的「Tüte」,分別指大袋子和小袋子。奧地利人習慣用「Sackerl」取代「Tüte」:前者源自於「Sack」後面加上指小詞「-erl」,為中性詞。在這組例子中,袋子當然不是根據其大小或在哪個國家轉變其詞性,而是因為這些單字遵守以下詞性判別原則:
- 子音結尾的名詞多為陽性
- 以「-e」結尾的名詞多為陰性
- 指小詞「-erl」結尾皆為中性
前兩項因為常有例外,所以只能說「多數」,但是指小詞部分則毫無例外:指小詞「-chen」、「-lein」和「-erl」結尾都是中性。
德語的詞性判別很不穩定。作為反例,俄語的詞性判定,扣除20幾個弱音符號「ь」結尾的單字要特別記憶,原則上完全規則。唯一的例外只有咖啡的俄語「кофе」:文法上理應該是中性,實則是陽性,雖然在口語當作中性也可以。即使各位印象中俄語很難,但是詞性卻反而是俄語最簡單的部分。
德語雖然可以歸納詞性規則,但是總是會遇到許多特例。例如「Ge-」開頭的字多為中性,但偏偏「歷史」的德語「Geschichte」就是陰性。「-er」結尾多為陽性,但是「Fenster(窗戶)」、「Wasser(水)」和「Bier(啤酒)」則都是中性。
這幾個字幸好很常看到,但是像「Orchester(交響樂團)」這種不常用的字也是中性字,就著實讓人頭疼。因此,德語的性雖然有「大致的規則」,個別單字的性,有時還是得一一確認。
「性」豐富第三人稱代名詞的使用
如何判別詞性筆者會另外整理。但詞性本身雖然看似造字原則下的「副作用」,實則在文意表達有積極的效果。例如用英語造「嬰兒騎著貓追著狗,狗生氣咬了嬰兒,然後就被貓吃掉」:
- A baby rode a cat and chased a dog. The dog was angry and bite the baby, and then the dog was eaten by the cat.
這句英語若將已出現過的名詞,都換成代名詞「it」,會變成:
- A baby rode a cat and chased a dog. It was angry and bite it, and then it was eaten by it.
這樣顯然不能區別這堆「it」分別究竟是「cat」、「dog」還是「baby」。因此單就這句英語,並沒有任何詞可以替換成「it」。唯一可以做的就只有把冠詞從不定冠詞改成定冠詞,告訴大家這整段話出場的三個角色,都跟第一句指涉的三位相同。
但是德語中「Baby」是中性字,「Katze」和「Hund」分別為陰性和陽性。首先,原句先按照英語翻譯如下:
- Ein Baby hat eine Katze geritten und einen Hund gejagt. Der Hund war wütend und hat das Baby gebissen, dann wurde der Hund von der Katze gegessen.
這邊動詞是使用過去式。初學者如果不清楚,那就專注名詞的部分即可。如同英語,這句也要將後面不定冠詞改成定冠詞。但是這句話在德語實則很累贅,這時就能按照「性」替換原字:用陽性第三人稱單數代名詞「er」代替陽性字「Hund」,陰性「Katze」用「sie」,中性 「Baby」用「es」。這樣例句就變成:
- Ein Baby hat eine Katze geritten und einen Hund gejagt. Er war wütend und hat es gebissen, dann wurde er von ihr gegessen.
由於這邊每個詞都恰巧對應一個性,即使換成第三人稱代名詞,也不會如同英語產生混淆。
從英語來看,這個例句可能很奇怪:畢竟英語不會用「he」表示狗、「she」表示貓。但是只要知道「性」更多來自造字原則,就能較為自然地接受這種替換,甚至可能會覺得很順手。
用人稱代名詞替代原字的彈性增加,是英語相比於存在「性」的德語所沒有的好處。在中高階班級,掌握這種人稱代名詞的替代,會影響到長篇文章的判讀。
德語的「數」
💡 德語複數雖不同英語但也有大致規律
數在德語稱作「Numerus」或者「Zahl」,複數為「Numeri」或「Zahlen」。
德語的數相對而言很簡單:德語只分「單數(Singular = Einzahl)」和「複數(Plural = Mehrzahl)」。
德語和許多歐洲語言相同,只要數目大於一,名詞都要以複數型態表現。由於多數人都學過英語,所以這點並不難理解,但是德語的複數最大的特色,在於其複數型態變化非常不穩定。
英語的複數型態皆以追加「-s」為主;按照發音才會是追加「-es」。在動詞型態變化中,多數動詞也只有第三人稱單數(he, she, it)要特別追加「-s」。換句話說,英語雖然有單複數變化,但無論是名詞本身的型態變化,或是動詞本身型態變化,都是高度規律且並不複雜。
德語的名詞複數則不必然加特定字母。追加「s」的反而通常是外來語(例如「Foto(相片)」的複數為「Fotos」)。最常見多為如陽性和中性名詞在後追加「-e」,或陰性名詞追加「-n」或「-en」。有些特殊結尾的名詞則有特別的複數變化,或有些則不產生變化。
雖然德語複數看似複雜,但是通常都還算是規律,並且通常跟發音的難易有關係。例如陰性名詞「Frau」的複數若非「Frauen」而為「Fraue」,實則並不容易發音。因此,學習時間夠久,反而數的變化是最不用擔心的部分。
此外,德語複數最大的特點,在於無論該名詞原先的性為何,其複數定冠詞的格位變化都會相同。這代表各位複數的定冠詞格變化,只要背一組就好。
德語的「格」
💡 德語的格主要用於相對精確表示名詞位置
德語的格稱作「Kasus」,並且德語總共有4個格。
格的目的在於表達一個名詞在句子的關係。拉丁語的格有6個,古希臘語則有5個。現代歐陸語言中,多數西斯拉夫語和烏克蘭語有7個格,俄語則由於呼格退化與蘇聯正書法改革,目前正式僅剩6個格。無論如何,德語的格相較於斯拉夫語,實則格位並不算多。
多數有格的語言,通常都會有「主格」、「屬格」、「與格」、「受格」這4個格:德語擁有的也正好就只有這4個格。俄語則還會有「工具格」和「前置格」,其餘斯拉夫語言則再多一個「呼格」。
多數名詞沒有格的語言,都會有很嚴格的語序要求。例如華語和英語都是「S+V+O」的句型;英語若有直接和間接受詞,則為「S+V+IO+DO」的句型。日語則是「S+O+V」的句型,同時則用助詞輔助解釋名詞在句子中的角色。這導致掌握日語助詞,在日語學習中有根本的重要性。
對許多學習者而言,德語名詞同時要處理性、數、格十分複雜,但是格位發達的語言,本身有許多功能上的好處:
格能創造句子中相對自由的語序
格位發達的語言,在語序的要求則相對自由。例如俄語中「我學俄語」可以表現為:
- Я изучаю русский язык. (I learn Russian language)
- Я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зучаю. (I Russian language learn)
- Изучаю я русский язык. (Learn I Russian language)
- Изучаю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я. (Learn Russian language I)
-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зучаю я. (Russian language learn I)
-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я изучаю. (Russian language I learn)
這六句意思通常完全相同。最大的差別只有更動語序,可以參酌英語翻譯對照(不過現實中多數仍會用自然語序)。由於「я」只可能是第一人稱單數主格,雖然「русский язык」第一格(主格)與第四格(受格)相同,但是即使攪亂語序,也完全可以從格判斷主詞。並且由於動詞也會隨主詞變化。俄語的動詞按照人稱和單複數,都對應不同的型態變化。如果英語也一樣變動語序,語意就會如同例句的示範翻譯般混亂。
💡 這句也可以從動詞看出主詞並非「русский язык」,因為俄語的動詞6個人稱型態都不同。這句省略「я」表現為「Изучаю русский язык」或「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зучаю」意思也會相同。
相較於俄語的格位發達使語序高度自由,德語的格位就顯得尷尬。
首先,德語的動詞在複數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相同。因此通常只可能在口語發生單數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主詞省略,並且這種狀況屬於特例。例如回訊息時,當別人問「Was machst du」時,省略「ich」只回「lerne Deutsch」的情況。
至於德語主句中的語序,原則都是「S+V+其他」的句型。這個「其他」實則在B2程度時,會教到存在相對嚴格的語序要求。因此德語在語序的自由度也並不高(但偶爾會看到不照語序規則的句子)。另外,由於德語的格是透過「冠詞」和「句子中的位置」分辨,並不是如同俄語透過名詞的直接變化。這點也導致如果任意變換語序,反而會妨礙判斷名詞在該句中的關係。
唯一的特例在於,德語在強調特定元素時,可以把該元素提前至動詞前面,將主詞挪到動詞後的位置。例如開頭「Ein Baby reitet ein Hund」的句型之所以成立,原因在於可以理解為「Ein Baby」往前提。又再例如:
Ich habe ein Buch gelesen. Das finde ich interessant. 我買了本書。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
這邊「Das finde ich interessant」若按照正常語序為「Ich finde das interessant」。只是因為「Das」在這邊的是指前面提過的書,從語意脈絡而言,把「Das」放在句首,聽起來會比較自然。
名詞變格得以表達部分句意
格位發達的語言另一個特色,在於可以單純使用名詞變化,表現出相對完整的句意。例如冷戰期間蘇聯的政治宣傳「給予世界和平」的俄語為:
- Мир Миру! Peace to the World!
俄語「мир」同時有「世界」和「和平」的意思,這裡的重點在於格位。
第一個「мир」本身是第四格(對格),從格位而言,表達的是動詞直接作用的對象或意圖給予的事物,相當於英語的直接受詞。
第二個「миру」本身是第三格(與格),表達的是動詞間接作用的對象或給予事物的對象,相當於英語的間接受詞。
因此,即使這句話並沒有主詞和動詞,意思也都是很明確的「給予世界和平」。在日語中也有類似的特性。只是因為日語並沒有格變化,必須使用存在助詞表現為「世界に平和(を)」。相對而言,華語如果只寫「世界和平」,因為沒有格變化,並不能表現有動詞時才能表現的句意。
德語作為有名詞格變化的語言,自然也有這種特性。只是德語的名詞本身並不存在變格,這導致必須透過冠詞,才能清楚看出變格表現。
例如德語的名字本身不能變格,所以在表現「與格」作法時,只能透過句中語序排列,或者在「an」後面接「對格」:信件開頭「給亞伯特」寫作「an Albert」,這邊「Albert」是對格。語序排列正式通常會放在B1或B2課程教授。
另一個比較能展現名詞變格作用的,則是德語的方位介係詞:不同於其他介係詞只能接一種格位,本身可以接對格和與格,但是分別表現方向性與絕對位置。例如前面「an」後面接「對格」,原因也是因為其用於展現方向性。
這邊可以注意到,格不只表現在句子中的關係,在個別介係詞也可以表現出與另一個詞的相對關係。例如「aufgrund」和「mithilfe」這兩個中階德語才會學到的介係詞,分別來自「aus dem Grund」和「mit Hilfe」。這兩個介係詞後面接數格,原因在於使用屬格才能表現與「Grund」跟「Hilfe」的關係。
如何學德語格位:從「功能」著手
從前面的說明可以注意到,德語的格實際並不如其他語言好用。
確實德語的格有讓德語的名詞,在單一句子中有更明確的位置,但是並不能如同俄語般,隨意地自由調換語序,只能有限度的變動語序。因此,德語的格對初學者而言,實則更多時候是增加學習負擔。
這篇文章只是簡單帶過格的特性,接下來才會解釋德語的「格」如何使用。學習德語的「格」時,可能至少要到中級德語的程度,才能比較熟練地反應。學習格最有效的方法,事實上是從「功能性」下手:所有的格位變化,實則都是按照名詞在句子的功用決定。
最典型的例子,則是方位介係詞按照後方名詞的格位,可以表現出方向或位置。因此,透過該名詞的格,也能反過來推論出名詞在該句子的角色。到中高級德語時,這種特徵反而可以使德語,在表達複雜語意時更為精確(也就是可以造出更為又臭又長的句子)。
結論:初學者這篇文章大概看懂就好
💡 剛開始不熟悉慢慢來就好
這篇文章實際只是要強調,德語的「性、數、格」雖然看似複雜,但是本身在語法層面,有相對積極的作用,並非胡亂創造的產物。
這邊簡單用表格統整本篇文章的重點:
對於初學者而言,同時應對這三個名詞文法概念會很複雜。反過來說,最困難的文法概念就只集中在這張表格當中。
幸運的是,各位在A2課程第一課或第二課,就會學習完畢屬格的用法,相當於大致帶過這張表格的內容。只要克服初學時感覺困難的想法,接下來就能慢慢熟悉這些概念。套用以前學俄語時老師都會說的話:有些東西以後再懂就好。這邊的名詞變化,大抵也是如此。
另外一個好消息時,由於德語語序較為安定,冠詞格變化搞錯,只要別太頻繁發生,在口語和日常對話的影響不大。如同前面所述,只要脈絡與自然情境清楚,即使口語中搞錯格變化,實際也不會有人將「Ein Baby reitet ein Hund」當作「狗騎著嬰兒」,只會當作各位文法不好。
例如特別是俄語和烏克蘭母語的學生,因為其母語缺乏定冠詞和不定冠詞,導致定冠詞與不定冠詞的變格都會變錯。雖說東歐學生口說通常會比亞洲學生流利,通常互相傳訊息時這個錯誤就很明顯。但即使如此,輕微的冠詞變格錯誤並不妨礙聽者理解東歐學生的德語。
所以各位無論德語檢定成績或其他考試如何,還在初學階段並不用太過執著這方面的文法錯誤,慢慢修正即可。
反之,中高階的學習者,則得較為靈活地理解格位跟句意表達的關係,才能夠應付比較複雜的文法概念。例如關係子句中的關係代名詞,以及介係詞後的格位要求,在越高階的課程會有越精確的要求。
接下來會透過其他文章,介紹德語性數格的基本使用邏輯。再敬請各位期待。
本站內容延伸學習
- (點我)[德語文法][初階德語]德語動詞變位:六種時態與三種語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