💡 適合程度:B1(中階德語前半)
置頂:被動式目錄索引
- (點我)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目錄:被動式相關概念
序言:為何學習被動式過去時
初階文法時筆者已經解釋過被動式現在時(點我)。B1程度開始,則會帶入被動式的時態,以及和情態助動詞的搭配運用。
聽似範圍很廣,實則B1程度檢定並不會要求各位精熟這些運用。當中最重要的是熟悉被動式過去時(Präsens Präteritum)的運用。B1程度要求使用德語簡單交談各種話題,當中教科書都會安排一個『現代史(Zeitgeschichte)』單元。陳述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時,就會使用到被動式過去時:
- Die Universität Bonn wurde 1818 gegründet. 波昂大學創校於1818年
- In Österreich wurde Euro 1999 eingeführt. 奧地利在1999年導入歐元
歷史事件除非刻意強調,不然許多時候不用強調行為者,或者行為者本身很籠統。這時使用被動式過去時就非常適合。
章節目錄
被動式造句:被動式過去時
被動式過去時的造句並不困難。初階文法時提過,被動式現在時的助動詞使用「werden」。在被動式過去時,只要將助動詞改成「wurden」就好。例如:
- 1770 wurde Ludwig von Beethoven in Bonn geboren. 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
- 1804 wurde das Kaiserreich Österreich gegründet. 奧地利帝國於1804年建立
- 1908 wurde die Venus von Willendorf gefunden.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於1908年被發現
- 1945 wurde Deutschland in 4 Teile geteilt. 德國於1945年被分成4個部分
- 1961 wurde die Berliner Mauer gebaut. 柏林圍牆於1961年被建造
這幾個大概就是各位教科書都會看到的句子。
被動式過去時常見錯誤
這邊大概很少人助動詞的動詞變化會搞錯,但是筆者特別提醒幾個錯誤:
年份與年代的寫法
這邊可能大家助動詞的變化都不會搞錯,但是年份常常會寫錯。德語的年份單純用數字表示時並不用加任何介係詞。只有在「im Jahr + 年份」的情況,才會用到介係詞。例如「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」可以改寫成:
- Im Jahr 1770 wurde Ludwig von Beethoven in Bonn geboren.
的形式。
另外「年代」的寫法則是「in den 數字+er Jahren」這個看起來有點複雜的型態。例如:
- In den 1980er Jahren wurden die USA häufig von Gewalt heimgesucht. 1980年代的美國深受暴力所困擾
所以年份與年代可以統整為:
表現 | 規則 | 英語與華語翻譯 |
1988 | 單純表示年份 | In 1988 = 1988年 |
Im Jahr 1988 | Im Jahr + 年份 | In 1988 = 1988年 |
In den 1980er Jahren | In den 年代+er Jahren | In the 1980s = 1980年代 |
條件從句的連接詞
這邊先造一個錯誤的句子:
- Wenn das Buch 1991 veröffentlicht wurde, ist der Verfasser im gleichen Jahr auch an einer Krankheit gestorben. 當該書在1991年出版時,同年作者也抱病離世
這個句子的錯誤並非被動式或年份,而是連接詞「wenn」的使用錯誤。如果是表示過去發生的時間,這邊應該使用「als」而非 「wenn」。雖然各位對「als」帶出過去時間的用法可能不熟(特別是透過英語學習德語時)。但B1課程結束時,應該盡量減少這個錯誤。前面的例句應該訂正為:
- Als das Buch 1991 veröffentlicht wurde, ist der Verfasser im gleichen Jahr auch an einer Krankheit gestorben.
順帶一提「sterben」的現在完成時為「gestorben sein」,要注意助動詞的使用。
補充:使用被動式完成時的情況
在A2課程時老師們都會提過,德語中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,主要差在口語或寫作風格的差別。在被動式中,多數情況都會使用被動式過去時,但是在部分情況,則必須使用被動式完成時(Passiv Perfekt)。這邊先簡單說明被動式完成時的公式:
- 被動式現在完成時:S + sein + (von DAT) + Partizip II + worden
- 被動式過去完成時:S + waren + (von DAT) + Partizip II + worden
以現在完成時而言,各位很簡單都能想到針對助動詞「werden」進行時態變化。所以「werden」的過去時「wurden」就會變成「sein + geworden」的型態。這邊的問題在於「geworden」在這裡會拿掉前面的「ge-」,變成只剩下「worden」。造句時這點要特別注意。
例如「貝多芬生於1770年」用現在完成時應該改成:
- 1770 ist Ludwig von Beethoven in Bonn geboren worden.
這個表達很拗口,所以通常不會使用,唯獨下面兩個情況必然使用完成時:
Nachdem句型的從句
這個純粹就是文法的規定:其從句必須使用完成式,主句使用簡單式。
- Nachdem Mozart 1756 in Salzburg geboren war, kam Beethoven 1777 in Bonn zur Welt. Sie haben unser Verständnis von der Welt der Musik verändert. 在莫札特於1756年生於薩爾茲堡後,貝多芬出生於1777年的波昂。他們改變我們對於音樂世界的認識
因為造句很複雜,導致英語中「after」這麼簡單的句型,在德語硬是要放到B1課程教。
虛擬式造句
如果各位直接用「wurden」造虛擬式時,各位應該都不免會卡住。原因在於這邊要先轉換成現在完成式,再進行轉換。例如:
- Man kann sich nicht vorstellen, als Beethoven 1777 nicht geboren worden wäre. 人們無法想像,如果貝多芬在1777年並未出生[虛擬二式]
- Shinzo Abe, ehemaliger Premierminister Japans, sei auf der Straße getötet worden.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街頭遇刺 [虛擬一式]
雖然即使在DSH考試中,這種句型也很少見到,不過根據筆者經驗,通常都會是只要有考出來大家就都會錯的「奪命題」。所以就請各位在這部分行有餘力多加努力啦!
結論:帶情態助動詞的被動式
目前為止已經說明被動式中最常見到的兩個時態,以及其他常見的文法錯誤。以B1程度的範圍而言,目前就只剩帶情態助動詞的被動式仍未解說。這部分則待日後進行說明。
熟悉被動式過去時最簡單的方法,在於將歷史事件都找出來後,使用被動式過去時造出例句。通常語言學校或教科書練習本都有很多這種練習。比起被動時過去時本身,各位更應該注意統合其他的文法概念,才能減少一些小錯誤的發生。